在禹王台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街道、乡政府、相关部门和普查机构认真落实《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22〕22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豫政〔2023〕8号)和《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汴政〔2023〕21号)要求,各负其责、通力协作,扎实有序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经过全区普查人员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普查数据采集、审核和汇总评估工作。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反映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普查结果显示,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单位数量大幅增加,吸纳更多从业人员;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营业收入稳步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发展壮大,五年来我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普查主要目的和主要工作
开封市禹王台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掌握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客观反映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新进展。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我区经济普查工作从2023年5月开始,历时两年,顺利完成了机构组建、宣传动员、方案研制、人员培训、普查区划分、单位清查、现场登记、投入产出调查、数据审核验收、质量抽查、汇总评估等各项工作,现在进入主要数据发布和资料开发应用阶段。
二、普查主要特点
(一)强化普查组织保障工作。禹王台区政府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列为全区重点任务,成立了由25个区直部门和单位参与,区长担任组长的开封市禹王台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统筹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组织实施原则,全区各街道、乡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重视支持普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普查责任。各街道、乡政府及时组建普查机构,提升工作标准,完善工作机制,细化任务举措。参与普查工作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履责,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强化信息共享,提供多方保障,共同推动普查顺利实施。
(二)严格执行普查流程规范。开封市禹王台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借鉴历次普查经验,按照“坚持质量标准、坚持统分结合、坚持手段创新、坚持协作共享、坚持依法普查”的基本原则,参照国家、省级、市级普查方案,结合禹王台区实际,详细制定实施方案、选优配强普查队伍,多措并举开展培训,组织普查人员严格按照普查流程、质量标准进行数据采集与审核,实行普查员工作日志,使普查数据有据可查,确保源头数据质量。坚持各级联动审核普查数据,全方位做好数据监测分析,边普查、边审核、边检查,及时核实消除数据差错,严格开展数据质量检查,确保过程数据质量。
(三)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对全区投入产出调查单位,首次运用统一的电子统计台账,提前组织整理调查数据,有效减轻填报难度。加强投入产出调查数据与普查数据比对检查,着力提高数据的协调性和匹配性,为编制投入产出表提供基础性调查资料。
(四)提升普查工作质效。进一步强化部门数据共享应用,有效整合编制、民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行政记录和业务资料合并生成底册信息,采取普查对象网上填报和普查员使用手持移动终端入户登记相结合的方式采集基层普查数据,推进实施投入产出调查电子统计台账,提高普查人员管理与培训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普查工作质效。
三、普查主要数据
(一)单位情况。2023年末,全区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914个,与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相比,增长79.9%;产业活动单位3150个,增加1822个,增长72.9%;个体经营户9196个。
按行业分,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053个,占36.1%;制造业454个,占15.6%;建筑业429个,占14.7%。
按区域分,位居前三位的乡、街道是:南郊乡919个,占31.5%;汪屯乡602个,占20.7%;新门关451个,占15.5%开封精细化工开发区“规上”法人单位36个。
(二)从业人员情况。2023年末,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0079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5688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6771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3308人。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8166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8737人。
按行业分,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10419人,占24.5%;批发和零售业8438人,占21.1%;建筑业6189人,占15.4%。
按区域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1234人,占61.8%;住宿和餐饮业1995人,占11.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728人,占9.5%。
(三)资产负债和营业收入情况。从资产看,2023年末,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93.71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04.79亿元;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88.92亿元。从负债看,2023年末,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278.49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95.55亿元;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82.94亿元。从营业收入看,2023年末,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241.46亿元。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145.05亿元;第三产业营业收入96.41亿元。
(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情况。2023年末,全区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78个,从业人员947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293.38万元。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9个,从业人员182人,营业收入7325.82万元;数字产品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4个,从业人员147人,营业收入5163.33万元;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41个,从业人员448人,营业收入16511.02万元;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法人单位14个,从业人员170人,营业收入5293.24万元。
(五)新兴产业情况。2023年末,全区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5个。其中,新材料产业7个,生物产业5个,绿色节能环保产业3个。全区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4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55亿元。
总体来看,开封市禹王台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了丰硕成果。普查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科学规范有序,普查全过程公开透明,全面摸清了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普查主要数据能够真实反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达到了预期目标。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推动统计改革任务落实,通过经济普查年鉴等多种形式陆续向社会公布更详细的普查数据结果,积极组织各方力量深度开发应用普查资料,充分发挥普查数据价值,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开封绚丽篇章提供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撑。